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大杂烩最新章节!

,饰以木雕仙佛、车马、人物图像,掺杂迷离耀眼的灯彩。御街两侧,飞丸、走索、吞火、掷剑,歌舞杂陈,车驾巡行,百乐皆作,竞奏新声,御驾乘平头辇穿山登楼,御座左右朵楼,各排灯球一枚,方圆丈余,内燃如椽巨烛,照耀楼台,恍如白昼。中厅用藜蒲细草编成巨龙,披锦染金,障以轻纱薄幕,飞扬蹀耀,烟云万状。两侧文殊普贤宝相庄严,跨青狮、御白象,指掌伸屈,甘泉遍洒,足证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人发明花灯用机械来操作了。

    南宋:虽然局处临安,偏安江左,可是元宵灯彩,比起北宋时期毫无逊色,从“棘垣灯山”已进步为“鳌山大观”。根据《乾淳岁时记》上说:“元夕二鼓,帝乘小辇驾幸宣德山看鳌山,内侍推车倒行,以利观赏。山灯凡千数百种,华缛新巧,正中以玉箔金珠簇成‘皇帝万岁’四大字。山上伶官奏乐,山下大露台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缭绕于灯月之下。禁中更有琉璃灯山,其高五丈,爨演杂剧,戏文中人物,皆用机关操纵,此进彼出,川流游走。另于殿堂梁栋户牍间,辟为涌壁,作诸色故事,龙凤喷水,蜿蜒如生,遂为诸灯之冠。前后设玉幄帘,宝光花彰不可正视,宫漏既深,始燃放烟火……”照当时南宋跟金人隔江对峙,国势已危如覆巢累卵,君臣仍旧醉生梦死,粉饰升平,国家焉得不亡。

    孕育当年孔明八阵图奥秘的“黄河九曲灯”

    明:元人入主中原,风土习俗,与中土有异,元宵花灯,冷淡了近百年光景。自从朱明肇兴,定鼎金陵,又复重视花灯,而且把灯期延长,范围扩大,从陆地伸展到水上。《帝京景物略》说:“明太祖初建南都,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起于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而罢。洪武五年上元,敕近臣于秦淮河燃水灯万盏,十五夜竣事。”使秦淮河上风光,为之增色不少。有人说:“后来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燃放河灯,便是从明代水灯演变而成的。”

    皇帝喜爱观灯,民间如响斯应,乡镇农村也都盛张灯彩,于是陌头陇上,出现了“黄河九曲灯”。正月十一至十六,乡村好弄少年们,在陇亩间,缚秫秸作栅,遍悬各式花灯,栅内迂回曲折,千门百户,广袤达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以为笑乐。黄晦闻先生说,他幼年在外家过年,他的小舅舅带他游过一次乡间的“灯帷子”,进去之后,周回屈曲,灯火明灭,如入幻境,据说就是明代流传下来的“九曲黄河灯阵”。其中孕育有当年诸葛孔明八阵图的奇门奥妙,所以一入其中,就让幻觉给迷惑了。

    清:努尔哈赤在称霸辽东时候,在辖内东北各地每逢元宵节,也很热闹。从正月十三到十七军民同欢,通衢大道灯光星布、皎如白昼,车马塞途、几无寸隙,茶楼则低唱高歌,酒肆则飞觞醉月,笛簧鼓乐,喝彩欢呼,月色灯光,不觉其夜。

    清代宫廷的“转龙灯”既与宋代之灯影草龙有异,跟现代的舞龙也不相同。清代每于元宵灯节,在宫廷置酒兴会,赐宴外藩,一方面大放烟火,一方面展开转龙灯。一只灯队多达千人,每人手举一支竹制丁字尺形灯架,架上各挂两盏红灯,蜿蜒舞动,时变队形,在黑夜里,虽有月光,不见人影,宫里南北长巷平坦广袤,舞动起来,只见红灯上下浮动,矫若游龙,至为壮观。他们变幻花式甚多,一面唱歌,一面飞舞,最后将红灯排成“天子万年”或“太平万岁”作结束。后来富连成科班排演《薛刚闹花灯》,就由内监高四指点,加入这项灯,因为舞台面小,五六十个小孩在台上排灯,未免碍手碍脚,可是一般观众,已经觉得灿烂新奇了。

    阿四头的“爬拜香”、“倒马桶”,神态逼真,令人发噱

    上元张灯既由官家率先倡导,民间花灯自然各运巧思,争强斗胜。苏州的走马灯,用粉连纸或细丝绢糊制多角式灯笼,中插明烛,四周把绘制的戏剧人物,用铁丝穿在轮轴上,火气吹动轮轴此出彼进,运转不息。有一个裱糊匠叫阿四头的,心灵手巧,做的戏出“怕婆顶灯”、“背凳”、“爬拜香”,三百六十行的“捏脚”、“取耳”、“倒马桶”,神态逼真,令人发噱。此外尚有“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翠虬绛螭”,色兼列彩,叹为观止。

    广东元宵灯的华丽,更是早已驰誉全国。广州的走马灯,固然糊得细腻工致,跟苏州的一时瑜亮,难分轩轾。就是佛山的秋色灯、大良的金鱼灯、潮州的锦屏灯,也都巧夺天工,各具特色。秋色灯有所谓针口灯,是用薄纸板糊成各式灯形,用粗细不等银针,戳出小孔,映出人物、翎毛、花卉、诗词、联语,有的制成灯虎,射中有奖,锦心妙手,玲珑剔透,悉出璇闺雅制。甚且有些士女,因打灯虎而缔结良缘的,给上元令节,平添不少佳话。大良鱼灯,是用竹篾、锦绢裱糊而成,鱼鳞是用明决一片一片粘上去的,当地有个风气,看鱼灯要数一数鳞片多寡,要生动逼真,才能许为上品。湖州锦屏灯是以桂竹为屏架,铁丝来支撑,饰以缇绣彩缎装点,全是粤剧生旦净末丑人物,宫装襟袖,赤帻戎冠,制作之精,无与伦比。当年京剧名伶马连良唱《甘露寺》乔玄的香色蟒,据他自己说,就是从潮州锦屏人物服饰的色彩学来的呢!

    北京是三代皇都,元宵花灯自然也特别考究,而且有的地方特别新颖别致。例如姜店的冰灯、城隍庙的火判,一个冰清玉洁,一个煦照熊熊,都是别处做不出来,看不到的。当年城南游艺园举行元宵花灯大会,经理彭秀康特出重金请廊坊二条灯铺的巧手工匠,照《三国演义》的回目,绘制了一套工笔人物的纱灯。元宵那天,大家都拥到城南游艺园看灯,第二天清洁工人在园里清扫出两箩筐绣舄革履,盛况如何,概可想见。后来执绸缎界牛耳的八大祥,每家订制了一套工笔人物纱灯,包括了六才子书、公案书、英雄传,廊坊二条的灯铺都发了点儿小财。而有些年轻画工,画工笔人物有前途,另行投师学画,后来在北平画坛上很有几位成了画坛上工笔仕女、仙山楼阁高手,连他们自己,也非始料所及呢!

    台湾上元闹花灯的习俗,跟内地完全一样。台北万华的龙山寺、青山宫,新竹的城隍庙,北港的妈祖庙,每年都有新奇花灯展出。近年来台湾花灯已经从精细手工艺步入电动机械化。有位对制作花灯有兴趣的王斌狮先生,他的作品,曾被台湾观光局选送国外展览,现在已成为花灯制作专家。现在各地花灯采撷的题材,从中国固有的四维八德,进而表现社会繁荣实况,无形中激励国人发愤图强精神,不像以前朝代元宵观灯完全是逸乐享受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