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大杂烩最新章节!

肚头、肚仁、肚板、葫芦一类名堂,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油爆肚仁、盐爆肚条啦。

    台湾川湘饭馆虽然时兴炒辣子鸡、宫保鸡、左宗棠鸡……可是就没吃过碎熘笋鸡。嫩的小鸡北京叫它笋鸡,为什么不叫“嫩”叫“小”而称“笋”至今我还搅不清楚。从前北平济南春的碎熘笋鸡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嫩不见血,也绝不塞牙,汁儿挂得匀而不滞。现在台湾饲养的不是杂种鸡,就是肉鸡,想找一只纯种土鸡煨点鸡汤喝,已经十分不容易,十之八九都是串秧儿的鸡,想吃一只碎熘笋鸡,就是大师傅有这份儿手艺,小笋鸡上哪儿去找呀!

    谈到包饺子,从北到南,饭馆做的饺子,无论饺子馅,饺子的包法,都没有家庭包的饺子味道好,式样顺眼。有人说饺子好是薄皮大馅油水足,那是当年在内地一班卖力气朋友解馋的说法。不过饺子不能个儿太大倒是真的,以一口一个为原则,否则馅里汁水一流出来,就不香啦。

    饺子一定要包而不能挤(饺子馆图快一挤一个,所以不好看也不好吃),饺子的飞边不能太宽,能捏起来煮熟不咧嘴就行,为了避免边太宽,自然馅儿就不会包得太少啦。有人喜欢拌馅儿的时候多加香油,那是最容易反胃的,吃饱了一打嗝儿,香油味往上一冲,那可就惨啦。近几年台湾的饺子馆颇为流行,磕头碰脑到处都是饺子馆,可是究竟有几家合乎标准,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的,那只有天晓得了。

    说到饭馆子里用的汤水,北方饭馆顶多用些肉骨头、鸡鸭架装来熬汤,已经是上上之选了。有些小饭铺根本没预备什么好汤水,客人要高汤,拿猪油酱油用开水一冲,有香菜撒上点儿香菜,俗所谓神仙汤,就给您端上来啦。南方人喜欢吃鱼虾海味,所预备的汤水,也就比较讲究啦。从前江亢虎先生有一怪癖,每到一家新的饭馆进餐,照例先要一碗高汤尝尝,从这碗高汤,就能断定灶上的手艺高低。沙滩北河沿一带大小饭铺都知道江老师这种特嗜,北大红楼的同学们曾经共锡嘉名称之为“高汤大王”,他居然居之不疑,认为一班学弟都是孺子可教呢!

    北京旗籍人士都会吃“菜包”,是清太祖还没定鼎中原,在关外狩猎时遗留下来的一种吃法。据说有一次他们跨岭越溪,走到一处 岏分立的山洼子里,当时矢尽粮绝,眼看就要挨饿。忽然飞来一群野生鸠鸽,被他们纷纷弋获,侍卫们认为是天禧祥瑞,于是做成肉酱,拌在油炒饭里,用菜叶包裹,举行祇祭,然后让随行将士饱餐一顿,从此把那种鸠鸽命名“祝鸠”,并把这种祭典称之为祝鸠祭。梁教授说与清教王室每年初冬纪念先烈作战绝粮,以生菜叶充饥有关的一种吃法,是大致相同的。

    笔者在北京吃菜包,有时觉得白菜太大,帮子太厚,于是改用生菜,叶脆而薄,比起白菜更为适口。在炒饭里加点儿广东腊肠或是叉烧,比用肉末豆腐又别是一番滋味,尤其是用关东卤虾酱,炒饭更是妙不可言。至于用麻豆腐拌饭吃菜包,只是听说,迄未尝试,料想一定也是别有一番不同滋味的,可惜绿豆渣做的麻豆腐,此间无处可买,只好将来回到内地再吃吧。

    梁教授为了张先生的书,联想太多,我是读了之后五味纷呈,馋瘾大作,敢就所知,拾掇成篇,聊抑饥渴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