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最新章节!

    近日在教育部与诸同人新草学校法令。以为征集高等教育会议之预备。颇承同志饷以谠论。顾关于教育方针者殊寡。辄先述鄙见。以为喤引。幸海内教育家是正之。

    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兼立宪而含专制性质者言之)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淸之季世。隶属政治之教育。腾于教育家之口者。曰军国民教育。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僢驰。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逼处。亟图自衞。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藉武力。势难恢复。且军人革命以后。不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而无以平均其势力。则如所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採者也。”虽然。今之世界。所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且武力之半。亦由财力而孳乳。于是有第二之隶属政治者。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尙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为急者也。

    是二者。所谓强兵富国之主义也。顾兵可强也。然或溢而为私鬭。为侵略。则柰何。国可富也。然或不免知欺愚。强劫弱。演而为贫富悬绝。资本家与劳働家血战之惨剧。则柰何。曰教之以公民道德。何为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毋加诸人。礼大学记曰。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自由者。就主观而言之也。然我欲自由。则亦当尊人之自由。故通于客观。平等者。就客观而言之也。然我不以不平等遇人。则亦不容人之以不平等遇我。故通于主观。二者相对而实相成。要皆由消极一方面言之。苟不进之以积极之道德。则夫吾同胞中。固有因生禀之不齐。境遇之所迫。企自由而不遂。求与人平等而不能者。将一切恝置之。而所谓自由若平等之量。仍不能无缺陷。孟子曰。鳏寡孤独。天下之穷民而无吿者也。张子曰。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顚连而无吿者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伊尹思天下之人。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仁。三者诚一切道德之根原。而公民道德教育之所有事者也。

    教育而至于公民道德。宜若可为最终之鹄的矣。曰。未也。公民道德之教育。犹未能超轶乎政治者也。世所谓最良政治者。不外乎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鹄的。最大多数者。积最少数之一人而成者也。一人之幸福。丰衣足食也。无菑无害也。不外乎现世之幸福。积一人幸福而为最大多数。其鹄的犹是。立法部之所评议。行政部之所执行。司法部之所保护。如是而已矣。卽进而达礼运之所谓大道为公。社会主义家所谓未来之黄金时代。人各尽其所能。而各得其所需。要亦不外乎现世之幸福。盖政治之鹄的。如是而已矣。一切隶属政治之教育。充其量。亦如是而已矣。

    虽然。人不能有生而无死。现世之幸福。临死而消灭。人而仅仅以临死消灭之幸福为鹄的。则所谓人生者。有何等价値乎。国不能有存而无亡。世界不能有成而无毁。全国之民。全世界之人类。世世相传。以此不能不消灭之幸福为鹄的。则所谓国民若人类者。有何等价値乎。且如是。则就一人而言之。杀身成仁也。舍身取义也。舍己而为羣也。有何等意义乎。就一社会而言之。与我以自由乎。否则与我以死。争一民族之自由。不至沥全民族最后之一滴血不已。不合全国为一大家不已。有何等意义乎。且人旣无一死生破利害之观念。则必无冒险之精神。无远大之计画。见小利。急近功。则又能保其不为失节堕行身败名裂之人乎。谚曰。当局者迷。旁观者淸。非有出世间之思想者。不能善处世间事。吾人卽仅仅以现世幸福为鹄的。犹不可无超轶现世之观念。况鹄的不止于此者乎。

    以现世幸福为鹄的者。政治家也。教育家则否。盖世界有二方面。如一纸之有表里。一为现象。一为实体。现象世界之事为政治。故以造成现世幸福为鹄的。实体世界之事为宗教。故以摆脱现世幸福为作用。而教育者。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故以实体世界之观念为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其达到于实体观念之作用。

    然则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区别何在耶。曰。前者相对。而后者绝对。前者范围于因果律。而后者超轶乎因果律。前者与空閒时间有不可离之关係。而后者无空閒时间之可言。前者可以经验。而后者全恃直观。故实体世界者。不可名言者也。然而旣以是为观念之一种矣。则不得不强为之名。是以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神。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其各可以万殊。而观念则一。虽哲学之流派不同。宗教家之仪式不同。而其所到达之最高观念。皆如是。(最浅薄之惟物论哲学。及最幼稚之宗教祈长生求福利者。不在此例。)

    然则教育家何以不结合于宗教。而必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作用。曰。世固有厌世派之宗教若哲学。以提撕实体世界观念之故。而排斥现象世界。因以现象世界之文明为罪恶之源。而一切排斥之者。吾以为不然。现象实体。仅一世界之两方面。非截然为互相衝突之两世界。吾人之感觉。旣託于现象世界。则所谓实体者。卽在现象之中。而非必灭乙而后生甲。其现象世界间。所以为实体世界之障碍者。不外二种意识。一。人我之差别。二。幸福之营求。是也。人以自衞力不平等而生强弱。人以自存力不平等而生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