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读易详说 [标点本]最新章节!

    宋李光撰上经复至离?震下坤上。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剥、复二卦,圣人专论君子小人相为消长之理。然否、泰二卦,先泰而后否,以言治极必乱也。剥、复二卦,先剥而后复,以言乱极则治也。居泰之时,无小人以害政,虽长存可也。当剥之极,有一君子扶持而安全之,其势必复。「复亨」者,复则小人退听,世道无阻而亨通也。「出入无疾」者,一阳生于下,而群阴莫能害之。出者,外也,入者内也。阳刚虽微而在内,盖剥极成坤,则阳入在内。「出入」云者,言阴阳消长反复之常也。君子出处之间,经营世务,无有疾恶之者,故得行其志也。复之初爻,阳虽生而甚微,阴虽消而尚众,如君子虽进,方伏而在下,必当从容求济,以俟众阳之升进,势足以胜小人,然后可以大有为而免咎悔也。「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者,自阴柔而反复于阳刚,必更俟之七日,则坤之阴气尽矣。夫阴阳之循环,未有往而不反者。乾坤交错而成六十四卦,卦有六爻,爻各主一日。八卦循环,至极则反。易天下之至变者,六位递迁。阴自五月而生,其卦为姤,阴进而阳消。九月于卦为剥;至十月,六阴数极,其卦为坤。十一月一阳复生,刚来反初,复于本位,凡历七变而为复,故曰「七日来复」也。诸家之说,虽辞有异同,至言阴阳反复之义,其理则一也。复之时,君子道长,小人不敢加害,可以进为于世,故「利有攸往」也。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复所以能亨者,以刚反而复其本也。夏至一阴生,则刚既往矣。至七日为反,谓阳刚消极而来反也。下震上坤,动而顺之象。震动而坤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盖剥、复者,阳气出入之始,一出一入,群阴莫能害之;朋类皆至,小人莫能间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昼夜日行一度,终坤之七日而复其始。阴阳消复,天道之常,故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刚长则阴消,故「利有攸往」也。「复其见天地之心」者,于复之时,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天地之心,于此可见矣。天地岂有心哉?而祸福休祥之证,皆有以窥见天心。至天地之变,五纬失其常度,五行失其常性,皆逆知其过。董仲舒言:「天心之仁爱人君,故出灾异以谴告之。」以天地为漠然无心,可乎?复之时,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天地之心,于此可见矣。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雷者,阳气壮动,阴不能固,击抟而有声。当复之时,雷在地中,阳气伏藏于下,阴能固之。「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以助天地之闭藏也。月令曰:「仲冬行夏令,则氛雾冥冥,雷乃发声。」然则天地生成万物之功,实有赖于圣人燮调而佐理之也。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阴尽阳来,天地之复也。知不善之不可为而复于善,君子之复也。初九居群阴之下,而阳气独先群阴而萌,复于动初,此复之速而不至于悔也,其为吉大矣。孔子于此爻独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然则「不远复」者,言复之速也。人有不善在身,巧自掩覆,谓人不知者多矣。惟颜子有不善则知之,知之而未尝复行,则善日积而不善无自而萌矣。修身之道,莫大乎此。故

    象言「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孔子称其不贰过,韩子以为见不善之端而能止之也,与此意同。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复卦以初九为主,处群阴之中而能速复者也。二虽阴柔在上而切近于初,能因之而复,不忌不嫉,知善之可从,屈己以下之,美之至也,吉孰如之?故

    象言休复之吉,以下仁也。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震下乾上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乾下艮上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初九:有厉,利已。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六五:豮豖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震下艮上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颐之为卦,盖取人之颐颔以为象。震下艮上,上止而下动。止者无为以养下,动者有为以养上,上止下动,各得其正,则吉。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治所以养之也。教化政刑皆所以养人,能知治人为养人之大,则可与言颐之义矣。人之所养,或养其大体,或养其小体,如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充塞乎天地之间者,其所养可知。观颐之义,则人之邪正善恶断可识矣。「自求口实」者,自养也,养其口体而已,此资饮食以养形者也。穷而在下,未能博施济众,所以独善其身者,其自奉养必有道,岂特饮食之间哉!「颐,贞吉」,所养者正,则吉随之。善观人者,第观其所养而已。器量大,财所养亦大;器量小,则所养亦小。「自求口实」,观其自养者,如颜子箪食瓢饮,则其自养何如哉?圣人推广颐之义,天地养万物,动植飞潜,咸遂其性,以成生育之功;圣人养贤,高爵厚禄,咸当其位而已,享无为之治。则颐之为义,岂不大哉!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上止下动,山止而雷动,颐之象也。君子体此以修身,于动之中有止静之义。言语之出乎口,饮食之入乎口,皆当动其颐颔,不有以节慎之,则言语出而招忧虞,饮食入而害性命者多矣。二者,古人之所深戒而不可忽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龟之为物,以鼻引气,可以不食而长生,物之至灵而无求于外者。九以阳居初,伏而在下,有「灵龟」之象。然于卦为「震」,而正应在四,不能静守而贪于所欲,急于上进,心所慕悦,朵其颐而从之,舍己逐物,忘在我之至贵,自投苟贱之域,非君子之所尚也,故象曰:亦不足贵也。士能知至贵之在我,守志励操,若颜氏之子,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岂见可欲而轻动其心哉!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二无应于上而比于初。下者,上之所养也,今以阴乘阳,反求养于下,于理为倒,故曰「颠颐」也。经,常也。丘园,隐者之所盘旋也。不能退守廉节,而拂其常理,于安处之地而求养焉,以此求养,往则凶矣。

    象言「六二征凶,行失类」者,六二以柔弱居下,虽得中而无应,此士君子不遇之时,当安贫守道,今动而躁求,人所鄙贱而不与也。「类」,谓五也。二五本相应之地,而皆处阴柔,故为「失类」,故曰「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三正应在上,九当受养于上者,而六以阴柔而处阳刚之位,此阴邪不正之人也。既拂违正道,则于自养养人与夫求养于人,无适而可,故困阨穷悴至十年而不用,是终不复可用于世,此天下之弃人也。废弃至于十年,颐道大悖,盖自取之,非时之罪也。士固有不用于世者,若昏佞在上,度不可以有为。君子欲全身远害,虽终身不用,又何戚焉?而六三之困阨,乃自己取此以贫贱之道而得贫贱者,故可耻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下固上之所当养也。卦以一阳在上而养四阴,正也,故以下养上为「颠」。六四正应在初,反求养于下,于理虽为倒置,然四居人臣尊位,出教施令以治野人者,盖卦体震艮,则上止下动,野人之养君子,于理若反而顺,故六四「颠颐」则「吉」也。「虎视耽耽」,威重之貌。大臣临下有威重,则可以折冲万里外矣。以威重之势,欲以掊取于民,何求而不获?然圣人立法,取于民有制,逐逐而求,则必至竭民之财而难继矣。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者,四能致养于下,盖无一物不被其泽,所施可谓光大矣。颠颐所以获「吉」,由此也夫。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六五虽处尊位,而下无其应,不能养下而反求养于上,是谓拂其常理。盖其才柔弱,不足以有为,能静贞自处,委任于在上之大臣,则可以获「吉」也。上九,在上之大臣也。涉险济难,必赖刚明之才。六五之君,守成之。幼主能守其道以委任大臣可也,责以大有为以济天下,则非其任矣,故「不可涉大川」。

    象言「居贞之吉,顺以从上」者,中才之主,不能敬惮大臣,虚心而委任之,徒乐阿谀顺适之快以济其私欲,鲜有不败亡者。祸福存亡,特在人主逆顺之间耳。能顺以从上,则逆心之言必求诸道而敬听之矣。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六五本颐主,而柔弱不胜其任,故上九得用其权,下之众阴由之以得其养。然权重势专,威能震主,非愓然常有危惧之心,则主疑于上,众忌于下,而祸不旋踵矣。惟能深自惕厉,则可获吉也。夫上九负刚明之材,上所委任者专,众所责望者重,非能排难涉险以利养天下,孰克胜任哉?高宗命傅说以「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古之大臣能胜是任者,傅说是已。高宗能委任傅说为商中兴之主,社稷生灵咸被其福,岂特一人之庆哉?故象言「大有庆也」。?巽下兑上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大者能立非常之事,故其过亦非常。过在大者,非阴小所能为,亦不敢为也,故曰「大过,大者过也」。夫大过之时,朝廷衰微,百姓离散,主昏于上,臣强于下,故云「栋桡,本末弱也」。本末,谓上下皆阴,四阳无所托,颠也。刚虽过而不失二、五之中正,欲以有济,不可暴也。大过之世,岂纯任刚强以违拂人心哉?以卦体言之,巽下兑上,巽而说行,则天下翕然从之矣。武王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余国。汉祖入关,父老皆牛酒迎劳。大过之时,圣贤君子为过绝之行,以成非常之功,故利于作为,往无不济。孔子所以赞其大也。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泽所以悦万物,至于灭木,则物或有被其害者。然物以惟悴枯槁之久,有非寻常雨露之润所能沾溉者,故「泽灭木」为大过之象也。夫天下衰乱,海内云扰,惟贤人君子出以济难,则解纷拨乱,有兵有戎而无所顾避;退而穷处,则啜菽饮水,耕岩钓渭而不改其乐。岂世之是非毁誉所能轻动其心哉?是二者皆非中道。处大过之世,理则然尔。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圣人当大过之世,为众人之所不敢为,成众人之所不能成,宜其轻易妄动,率意而行。今乃如置器于地,既已安全矣,又藉之以茅,慎之至也,何咎之有?以见圣人立大事,成大功,未尝敢易而为之也。况初体柔弱,承二而应四,以桡弱之势,方赖二刚扶持而安全之,其敢易乎?孔子于此爻释其大略曰:「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盖圣人济难之初,其慎重如此,则何往而不利哉?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大过之时,无非过者。阳不过则无以济弱阴;阴不过,则无以益衰阳。惟九二刚过而中,以阳而居阴,「老夫」之象;初以阴柔伏而在下,女妻之象。二既无应于上,而密比于初,势固不得不相与也。相与而俱受其益,以老益少,则少者日以长;以少益老,则衰者日以壮。当「栋桡」之时,君臣上下各协力以相与,何往而不利哉?故

    象言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大过之时,方藉众力以扶危拯弱,则当卑逊下己,以收群贤之助,然后大功可成。九三虽有上六为正应,而以阳居阳,方以高亢自处,违拂众情,上不复为之应援,安能济天下之倾危,任朝廷之委寄哉?夫屋之有栋、榱、桷、桓、楹,所恃以不倾,居者所赖以安也。今栋既桡矣,则本末皆弱,颠仆摧败,凶可知矣。其材如此,安能胜其任乎?故象言「不可以有辅」者,盖言上六不为之辅助,以不足辅助故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