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最新章节!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午二、色界

    复次,于色界中初静虑地受生诸天,即受彼地离生喜乐。

    于色界中初静虑地至离生喜乐者:谓从欲界最初上进,创首获得心一境性,是名为初。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如初静虑,渐次上进乃至第四,当知亦尔。初静虑地,亦名离生喜乐地。所言离者,谓已离欲恶不善法故。所言生者,谓由离欲恶不善法无间所生故。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及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是名为喜;一切麤重已除遣故,及已获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是名为乐。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三卷十页2700)先于此间修下中上初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梵众天、梵前益天、大梵天,是名初静虑地受生诸天,既受生已,即受彼地所引离生喜乐。

    第二静虑地诸天,受定生喜乐。

    第二静虑地至定生喜乐者:第二静虑地亦名定生喜乐地。所言定者,谓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心一趣故。所言生者,由心一趣为因为缘,无间生故。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故名为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是名为乐。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三卷十页2700)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二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是名第二静虑地诸天,即受彼地定生喜乐。

    第三静虑地诸天,受离喜妙乐。

    第三静虑地至离喜妙乐者:第三静虑地亦名离喜妙乐地。言离喜者,谓于喜相深见过失,于喜离欲故。言妙乐者,谓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轻安乐故。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三卷十一页2703)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三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名第三静虑地诸天,即受彼地离喜妙乐。

    第四静虑地诸天,受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之乐。

    第四静虑地至无动之乐者:第四静虑地亦名舍念清净地。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如显扬论二卷七页说31,487b)一切下地灾患已断,是名寂静。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是名无动。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四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是名第四静虑地诸天,即受彼地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之乐。此中乐言,非谓乐受,此已断故。增上寂静无有动摇,故名为乐。

    午三、无色界

    无色界诸天,受极寂静解脱之乐。

    无色界诸天受极寂静解脱乐者:超越色想,色不现前,是名无色。先于此间修彼定已,后生彼处,有四差别,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是名无色界诸天,受彼极寂静解脱之乐。言解脱者,谓离色贪。

    丑二、总料简3 寅一、苦乐殊胜差别2 卯一、标列

    又由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应知。一、形量殊胜,二、柔软殊胜,三、缘殊胜,四、时殊胜,五、心殊胜,六、所依殊胜。

    卯二、释因2 辰一、举苦殊胜

    何以故?如如身量渐增广大,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依止渐更柔软,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苦缘渐更猛盛众多差别,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时分渐远无间,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内心无简择力渐渐增广,如是如是苦转殊胜;

    如如内心无简择力渐渐增广者:谓性愚痴,于所知事得、失、俱非不能了知,是名内心无简择力。

    如如所依苦器渐增,如是如是苦转殊胜。

    如如所依苦器渐增者:五有取蕴是名苦器。谓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坏苦器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一卷[1]十五页4937)

    辰二、例乐殊胜

    如苦殊胜如是,乐殊胜义随其所应,广说应知。

    寅二、受用乐受差别2 卯一、辨生缘2 辰一、出种类2 巳一、标列

    又乐有二种,一、非圣财所生乐,二、圣财所生乐。

    巳二、随释2 午一、非圣财所生2 未一、标列

    非圣财所生乐者,谓四种资具为缘得生。一、适悦资具,二、滋长资具,三、清净资具,四、任[2]持资具。

    未二、随释4 申一、适悦资具

    适悦资具者,谓车乘、衣服、诸庄严具、歌笑舞乐、涂香华鬘、种种上妙珍玩乐具、光明照曜、男女侍卫、种种库藏。

    申二、滋长资具

    滋长资具者,谓无寻思[3]轮石捶打、筑蹋、按摩等事。

    申三、清净资具

    清净资具者,谓吉祥草、频螺果、螺贝满瓮等事。

    清净资具者等者:于此等事妄计清净,能生吉祥,是名清净资具。

    申四、任持资具

    任[4]持资具者,谓饮及食。

    任持资具者等者:由饮及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坏,是名任持资具。

    午二、圣财所生3 未一、标

    圣财所生乐者,谓七圣财为缘得生。

    未二、征

    何等为七?

    未三、列

    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闻,六、舍,七、慧。

    圣财所生乐者等者:谓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之所引夺,是名信财。由是信财能生与信俱行清净之乐。又圣弟子能离杀生乃至能离邪见,是名戒财。由此戒财能感生于善趣所起之乐。顾自妙好,不行诸恶,是名惭财。顾他诽毁,不行诸恶,是名愧财。由是惭愧能生无有追悔之乐。于法于义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是名闻财。由此闻财能生正解俱行之乐。能行惠舍,其性无罪,是名舍财。由此能生后世资财无所匮乏之乐。于胜义谛如实觉悟,是名慧财。由此能生先未曾有真实解脱之乐。

    辰二、辨胜劣3 巳一、标

    复次,由十五种相,圣非圣财所生乐差别。

    巳二、征

    何等十五?

    巳三、辨11 午一、起行差别

    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

    能起恶行妙行者:感恶趣生,是名恶行;感人天生,是名妙行。

    午二、喜乐相应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

    有罪无罪喜乐相应者: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是名有罪。与此相违,是名无罪。生现法罪者,谓如能为自害;生后法罪者,谓如能为他害;生俱法罪者,谓如能为俱害。如下自说。(陵本九卷九页671)

    午三、适悦所依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微小不遍所依;圣财所生乐,广大遍满所依。

    不遍遍所依者:谓身及心是名所依。总说五蕴为自体故。

    午四、时分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以依外缘故;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

    依外依内缘者:非圣财乐,资具缘生;外事摄故,名依外缘。圣财不尔,信等缘生;内心摄故,名依内缘。

    午五、界地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圣财所生乐,一切地有,

    非一切地有一切地有者:三界九地,名一切地。云何九地?谓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初一,欲界系;次四,色界系;后四,无色界系。

    通[5]三界系及不系故。

    通三界系及不系故者:若堕摄界,名三界系;非堕摄界,名为不系。堕非堕摄,如前已说应知。(陵本四卷一页263)

    午六、引发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

    午七、尽无尽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

    午八、夺无夺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为他劫夺,若王、若贼、怨,及水、火;圣财所生乐,无能侵夺。

    午九、转受余生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圣财所生乐,可从今世持往后世。

    午十、无喜足等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不可充足;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究竟充满。

    午十一、有怖畏等差别2 未一、举非圣财所生乐2 申一、标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怖畏、有怨对、有灾横、有烧恼、不能断后世大苦。

    申二、释5 酉一、有怖畏

    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

    酉二、有怨对

    有怨对者,谓斗讼违诤所依处故。

    酉三、有灾横

    有灾横者,谓老病死所依处故。

    酉四、有烧恼

    有烧恼者,谓由此乐性不真实,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

    酉五、不能断后世大苦

    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谓贪瞋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

    未二、例圣财所生乐

    圣财所生乐,无怖畏、无怨对、无灾横、无烧恼、能断后世大苦。随其所应,与上相违,广说应知。

    卯二、明受用4 辰一、标

    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

    外有欲者受用欲尘者:若有贪欲,依外缘生,是名外有欲者。色等五欲是名欲尘。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者:谓无漏慧和合所依,是名圣慧命者。十二分教是名正法,诸谛施设不虚妄故。十二分教,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六页[6]2091)

    由五种相故有差别。由此因缘,说圣慧命者以无上慧命清净自活。

    辰二、征

    何等为五?

    辰三、列

    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二、受用正法者,极毕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实乐故,摧伏魔怨故。

    辰四、释5 巳一、不染污2 午一、举他

    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是随顺喜处,贪爱所随故;是随顺忧处,瞋恚所随故;是随顺舍处,无拣[7]择舍之所随故。

    是随顺喜处贪爱所随故等者:谓彼欲乐能生未来喜、忧及舍,是名随顺喜、忧、舍处。诸受欲者于乐受中多生染着,贪所随增,是名贪爱所随。于苦受中多生瞋恚,瞋所随增,是名瞋恚所随。于不苦不乐受中妄计颠倒,痴所随增,是名无拣择舍所随。由此道理,故是染污。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巳二、极毕竟2 午一、举他

    又诸有欲者受用欲尘,从不可知本际以来,以无常故,舍余欲尘得余欲尘;或于一时都无所得。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巳三、一向定2 午一、举他

    又受欲者受用欲时,即于此事一起喜爱,一起忧恚;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巳四、不共余2 午一、举他

    又诸离欲外慧命者,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猛利,种种取着,恒为欲染之所随逐;虽已离欲,复还退起。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又诸离欲外慧命者等者:如诸外道,依世间道虽能离欲,然妄计我为有为无,于真实义不如实知,是名离欲外慧命者。妄计我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是名种种见趣。如下摄事分释。(陵本八十七卷二页6558)依此见趣,种种计我,恒起我爱,于诸欲染未能舍离,是名种种取着,恒为欲染之所随逐。由此道理,虽已离欲,乃至有顶,然有我爱未永断故,还复堕下而起欲染,是名虽已离欲,复还[8]退起。

    巳五、有真实乐摧伏魔怨2 午一、举他2 未一、辨2 申一、乐非真实

    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如幻、如响、如影、如焰、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

    如幻如响等者:此喻诸欲皆非真实。谓彼诸欲,虽是无常虚伪不实,然似常等诸相显现,故说如幻,同彼幻事是妄法故。无闻愚夫于彼诸欲不如实知,故于长夜恒被欺诳,深生染着,为变坏苦之所逼触;为显此义,故说如响、如影、如焰。速趣灭坏故,说如梦所见。托众缘生故,说犹如幻作诸庄严具。如下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一页6351)

    申二、未制魔事

    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9]狂、如醉乱等;未制魔军而有受用。

    未制魔军而有受用者:魔有四种。谓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一页2473)此中唯说天魔。大力军众,名为魔军。勤修善者,为超死故正加行时,彼天魔军得大自在,能为障碍。着乐愚夫诸受欲者,由未离欲,在魔手中随欲所作。及诸世间已离欲者,魔缚所缚,未脱魔羂,由彼还来生此界故。亦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二页2475)如是说言未制魔军而有受用。

    未二、结

    是故彼乐为非真实,亦不能制所有魔事。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亦不能制所有魔事者:诸魔事业无量无边,一切皆是四魔所作。谓诸所有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耽着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舍。当知此即是为魔事。乃至广说于诸沙门庄严所对治法,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二页2477)

    寅三、正观三受差别2 卯一、明正观2 辰一、受所依2 巳一、征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

    巳二、释

    谓如毒热痈,粗重所随故。

    辰二、受差别3 巳一、乐受2 午一、征

    即于此身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暂遇冷触。

    巳二、苦受2 午一、征

    即于此身苦受生时,当云何观?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为热灰所触。

    巳三、不苦不乐受2 午一、征

    即于此身不苦不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离冷热等触,自性毒热而本住故。

    卯二、举经说2 辰一、受所摄2 巳一、依三苦辨

    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

    薄伽梵说至行苦故苦者:坏苦、苦苦,其相易了。唯行苦性,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其相难知。何故世尊但说不苦不乐受由行苦故苦?当知此行苦性,唯于不苦不乐受中分明显现,是故世尊作如是说。虽于乐苦受中亦有此行苦性,然由爱恚二法扰乱心故,此行苦性不易可了。譬如热痈,若以冷触封之,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若二俱离,于此热痈,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如是于业烦恼所生诸行所有安立粗重所摄,犹如热痈;行苦性中,所有乐受,如冷触封;所有苦受,如热灰堕;所有不苦不乐受,如离二触痈自性苦。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六卷一页4939)[10]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巳二、依喜等辨3 午一、列

    复[11]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

    午二、指

    如是等类,如经广说。

    午三、摄

    应知堕二界摄。

    复说有有爱味喜至堕二界摄者:此中有爱味喜,堕欲界摄;由欲界系诸五取蕴,及顺欲贪五种妙欲为因为缘之所生故。此喜自性爱味所摄,由是说言有爱味喜。与此相违,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如应当知堕色界摄。无色无喜,是故唯说堕二界摄。复次,当知有爱味喜,即依耽嗜喜;离爱味喜、胜离爱味喜,即依出离喜。依世间道离欲界欲而生于喜,是名离爱味喜;依出世道,于五取蕴了知无常苦等法已而生于喜,是名胜离爱味喜。

    辰二、非受摄2 巳一、想受灭乐2 午一、标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午二、简

    此依住乐,非谓受乐。

    想受灭乐等者:谓诸圣者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心心所法灭而不转;是名想受灭定。于此定中,住极寂静。依寂静乐,建立第一;非谓受乐,灭不转故。

    巳二、离贪等乐2 午一、标列

    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欲[12]。

    午二、明摄

    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又说有三种乐等者:此中欲言,谓烦恼欲。离贪瞋痴,永不相应,是名离欲。等言,等取我见、我慢。此痴所摄,故不具说。一切烦恼,总摄为三,即贪瞋痴。永离此故,说有三乐。如是三乐,离五无常,故名常乐。五无常者,谓由诸行是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坏法性故。如下摄事分释。(陵本八十六卷一页6485)

    子二、受用饮食2 丑一、总标

    复次,饮食受用者,谓三界将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

    饮食受用至寿命安住者:食有四种。所谓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由此四种能令诸根大种长养,故名为食。受用此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坏,由是说言寿命安住。然于此中应更分别。若于三界将生有情,由有识食,能令寿命安住。谓诸异生补特伽罗,未得厌离对治喜乐,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以于内身能取能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是名为住。如下决择分说。(陵本五十四卷二页4286)是名三界将生有情寿命安住。若于三界已生有情,具由四食,能令羸损诸根大种皆得增益,又令疾病亦得除愈。又有长寿诸有情类,若不得食,非时中夭。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六卷四页5257)是名三界已生有情寿命安住。又触、意思、识三种食,通三界有;段食一种,唯欲界有。是故一切三界有情,随所生处,受用有别。

    丑二、别辨2 寅一、触意思识食

    此中当知触、意思、识三种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寿命安住。

    寅二、段食2 卯一、标唯欲界

    段食一种,唯令欲界有情寿命安住。

    卯二、别辨诸趣3 辰一、那落迦有情

    复[13]于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细段食。谓腑藏中有微动风,由此因缘,彼得久住。

    辰二、饿鬼傍生人有情

    饿鬼、傍生、人中,有麤段食。谓作分段而啖食之。

    辰三、欲界天等有情

    复有微细食。谓住羯罗蓝等位有情,及欲界诸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节,寻即销化,无有便秽。

    复有微细食谓住羯罗蓝等位有情者:从羯罗蓝乃至发毛爪位,由微细津味而得资长。从是以后,根位、形位,由母所食生粗津味而得资长。是名住羯罗蓝等位有情微细食别。如前意地说。(陵本二卷三页117)

    子三、受用淫欲3 丑一、淫欲差别2 寅一、简那落迦有情3 卯一、标

    复次,淫欲受用者,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无淫事。

    卯二、征

    所以者何?

    卯三、释

    由彼有情长时无间多受种种极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诸有情,若男于女不起女欲,若女于男不起男欲,何况展转二二交会。

    若男于女不起女欲等者:此中欲言,谓淫欲贪。此由八种虚妄分别而得生起。何等为八?谓引发分别、觉悟分别、合结分别、有相分别、亲昵分别、喜乐分别、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如下思所成地释。(陵本十七卷三页1462)那落迦有情,由苦无间,于淫欲事尚无最初引发分别,何况得有侵逼分别,乃至最后极亲昵分别。此中最初引发分别,即谓若男于女生起女欲,若女于男生起男欲。彼有情类更相顾盼,不起爱染,是故说无。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即谓展转二二交会。若男若女,是名初二;彼男女根,是名后二。递相陵犯,是名合会。

    寅二、辨余趣有情2 卯一、鬼傍生人

    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乐相杂,故有淫欲,男女展转二二交会,不净流出。

    卯二、欲界诸天2 辰一、总标

    欲界诸天虽行淫欲,无此不净;然于根门有风气出,烦恼便息。

    辰二、别辨2 巳一、地居天2 午一、举四大王众天

    四大王众天,二二交会,热恼方息。

    午二、例三十三天

    如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亦尔。

    巳二、空居天4 午一、时分天

    时分天唯互相抱,热恼便息。

    午二、知足天

    知足天唯相执手,热恼便息。

    午三、乐化天

    乐化天相顾而笑,热恼便息。

    午四、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眼相顾视,热恼便息。

    烦恼便息等者:此中烦恼,谓淫欲贪,亦名热恼,贪火烧故。

    丑二、有无摄受差别2 寅一、举四大洲2 卯一、有摄受等

    又三洲人摄受妻妾,施设嫁娶。

    卯二、无摄受等

    北拘卢洲无我所故,无摄受故,一切有情无摄受妻妾,亦无嫁娶。

    寅二、例大力鬼等2 卯一、例

    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欲界诸天亦尔。

    卯二、简

    唯除乐化天及他化自在天。

    丑三、欲天出生差别2 寅一、简依处

    又一切欲界天众,无有处女胎藏。

    寅二、明差别

    然四大王众天于父母肩上,或于怀中,如五岁小儿欻然化出;三十三天如六岁;时分天如七岁;知足天如八岁;乐化天如九岁;他化自在天如十岁。

    壬六、生建立2 癸一、辨差别2 子一、三种欲生2 丑一、标

    复次,生建立者,谓三种[14]欲生。

    丑二、释3 寅一、第一欲生2 卯一、释2 辰一、别辨相

    或有众生现住欲尘,由此现住欲尘故,富贵自在。

    辰二、出种类

    彼复云何?谓一切人及四大王众天,乃至知足天[15]。

    卯二、结

    是名第一欲生。

    寅二、第二欲生2 卯一、释3 辰一、别辨相

    或有众生变化欲尘,由此变化欲尘故,富贵自在。

    辰二、出种类

    彼复云何?谓乐化天。

    辰三、释所由

    由彼诸天为自己故,化为欲尘,非为他故;唯自变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

    卯二、结

    是名第二欲生。

    寅三、第三欲生2 卯一、释3 辰一、别辨相

    或有众生他化欲尘,由他所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

    辰二、出种类

    彼复云何?谓他化自在天。

    辰三、释所由

    由彼诸天为自因缘亦能变化,为他因缘亦能变化,故于自化非为希奇;用他所化欲尘为富贵自在,故说此天为他化自在。非彼诸天唯受用他所化欲尘,亦有受用自所化欲尘者。

    卯二、结

    是名第三欲生。

    子二、三种乐生2 丑一、标

    复有三种乐生。

    丑二、释3 寅一、第一乐生

    或有众生用离生喜乐灌洒其身,谓初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一乐生。

    寅二、第二乐生

    或有众生由定生喜乐灌洒其身,谓第二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二乐生。

    寅三、第三乐生

    或有众生以离喜乐灌洒其身,谓第三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三乐生。

    癸二、明建立2 子一、问

    问:何故建立三种欲生、三种乐生耶?

    子二、答2 丑一、标列三求

    答:由三种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丑二、配释差别2 寅一、正配属2 卯一、三种欲生

    谓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欲求者,一切皆为三种欲生,更无增过。

    卯二、三种乐生

    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有求者,多分求乐;由贪乐故,一切皆为三种乐生。

    寅二、简建立2 卯一、明寂静处

    由诸世间为不苦不乐寂静生处起追求者,极为尠少,故此以上不立为生。

    卯二、辨梵行求2 辰一、正梵行求

    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梵行求者,一切皆为求无漏界。

    辰二、邪梵行求2 巳一、显有上

    或复有一堕邪梵行求者,为求不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起邪分别,谓为解脱,当知此是有上梵行求。

    巳二、指无上

    无上梵行求者,谓求无漏界。

    为求不动等者:有色、有对种种别异想动断故,是名不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如下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七卷十八页7303)色界诸地皆名不动,今约上胜,且说二种。若邪梵行求者,唯为对治欲杂染故,渐依三行修对治道。由趣不动行,渐次证入不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由趣无所有处行,证入无所有处定;由趣非想非非想处行,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然于彼定多生爱味,起邪分别,谓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彼定生果。虽暂离欲,谓为解脱,然不解脱一切后有杂染,是故名为堕邪梵行求者。诸圣弟子当知不尔。由为对治欲及后有二种杂染,修对治道,渐次乃至非非想处定,于其上舍不生爱味。彼现法中能般涅槃,能全解脱后有一切杂染,是即名无漏界。由是道理,梵行求者成二差别。谓堕邪梵行求者,名有上梵行求。此中梵行,谓离习淫欲法。求无漏界者,名无上梵行求。此中梵行,谓八圣支道。

    壬七、自体建立2 癸一、总标

    复次自体建立者,谓于三界中所有众生有四种得自体差别。

    癸二、别释4 子一、唯由自害2 丑一、标差别

    或有所得自体,由自所害,不由他害。

    丑二、列种类2 寅一、戏忘天

    谓有欲界天,名游戏忘念。彼诸天众或时耽着种种戏乐,久相续住;由久住故,忘失忆念;由失念故,从彼处没。

    寅二、意愤天

    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捔[16]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故,从彼处没。

    子二、唯由他害2 丑一、标差别

    或有所得自体,由他所害,不由自害。

    丑二、列种类

    谓处羯罗蓝、遏部昙、闭尸、键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众生。

    子三、由自他害2 丑一、标差别

    或有所得自体,亦由自害,亦由他害。

    丑二、列种类

    谓即彼众生处已生位,诸根圆满,诸根成熟[17]。

    子四、非自他害2 丑一、标差别

    或有所得自体,亦非自害,亦非他害。

    丑二、列种类

    谓色无色界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来使者、住最后身、慈定、灭定、若无诤定、若处中有,如是等类。

    所得自体由自所害不由他害等者:此中四句分别,如文可知。一切有情所得自体,或有中夭,或无中夭。有中夭中,或由自害,或由他害。是故建立自体差别。

    壬八、因缘果建立2 癸一、征

    复次[18],云何因缘果建立?

    癸二、释2 子一、标列

    谓略说有四种。一、由相故;二、由依处故;三、由差别故;四、由建立故。

    子二、随释4 丑一、由相2 寅一、总标相

    因等相者,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或用,说此为彼因。

    因等相者至此为彼因者:此释由相建立因缘果义,名因等相。于中,由此为先,是其因相;此为建立,是其缘相;此和合故,是其因缘同作业相;生、得、成、办、用,是其果相。由顺益义是因义,建立义是缘义,成办义是果义故。如下自释。(陵本五卷十二页368)

    寅二、问答辨5 卯一、彼法生2 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耶?

    辰二、答

    答: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

    自种子为先至不系诸法生者:此中诸法,谓眼识自性,乃至意自性。此有堕非堕摄界地差别,由是说名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法。如是诸法生时,要自种子为先,此即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为显种子依,故作如是说。所余若有色依为建立者,此即五识俱有依;若无色依为建立者,此即诸识等无间依;及业为建立者,此即诸识作业;助伴、所缘,如文可知。当知此诸法生,约五相应为论。五相应者,如前五识身相应地及意地已说。(陵本一卷五页4)

    卯二、彼法得2 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

    辰二、答2 巳一、标

    答:声闻、独觉、如来种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槃[19]。

    巳二、释2 午一、内分力

    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内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圣处、诸根无阙、无事业障、于其善处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

    内分力者等者:远离外道种种恶见,是名如理作意。由不增益非真实有,亦不损减诸真实有故。如前意地释。(陵本一卷十一页50)具足功德,不求他知,是名少欲。于诸资具不屡希求,得已受用,不染不爱,是名知足。等言,等取易养、易满,乃至贤善诸庄严法。如下声闻地释。(陵本二十五卷十八页2143)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名得人身。生于中国,不生边地,于是处所,贤圣、正至、正行、诸善丈夫皆往游涉,是名生在圣处。性不愚钝,亦不顽騃,又不瘖痖,堪能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乃至广说支节无减,是名诸根无阙。于五无间随一业障,不自造作,不教他作,是名无事业障。于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得净信心,是名于其善处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生圆满中,依内摄故。如下修所成地及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卷一页1701、二十一卷四页1823)

    午二、外分力

    外分力者,谓诸佛兴世、宣说妙法、教法犹存、住正法者随顺而转、具悲信者以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

    外分力者等者:谓诸如来出现世间,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诸佛兴世。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是名宣说妙法。虽佛世尊般涅槃已,而世俗正法犹住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是名教法犹存。圣弟子众如其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是名住正法者随顺而转。诸有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于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是名具悲信者以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生圆满中,依外摄故。如下修所成地及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卷二页1704、二十一卷五页1828)

    卯三、彼法成2 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

    辰二、答

    答:所知胜解、爱乐为先。

    所知胜解爱乐为先者:于所知法自性、差别,决定忍可,是名胜解。又于所知自性、差别,各别摄受自品所许,是名爱乐。此为先因,方能建立所成立义故。所成立义有二差别,如下闻所成地释。(陵本十五卷六页1297)

    宗、因、譬喻为建立。

    宗因譬喻为建立者:此显能成立法有此差别。所谓立宗、辩因、引喻。闻所成地说有八种能成立法,今于此中略摄为三,故作是说。如下闻所成地别释其相。(陵本十五卷七页1298)

    不相违众、善抗[20]论者为和合故。所立义成。

    不相违众善抗论者为和合故者:于立论时,现前众会若无僻执,非不贤正、非不善巧,是名不相违众。彼敌论者若具辩才,善自他宗,勇猛无畏,是名善抗论者。如下闻所成地释。(陵本十五卷二十页1349)

    卯四、彼法办2 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

    辰二、答2 巳一、工巧业处办

    答: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

    工巧智为先等者:工业妙智,名工巧智。工业依处,略有十二,是名工巧业处。如下闻所成地说。(陵本十五卷二十二页1360)

    巳二、有情安住办

    复[21]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办。

    复爱为先至安住充办者:此中受生有情安住充办,当知受生有二差别,谓已受生及当受生。有情亦有三界差别,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于三界中,若已受生有情,随其所应,识执名色,是名安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