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希波战争最新章节!

    精彩看点

    马多尼奥斯与雅典人修好————斯巴达人的警觉————波斯人第二次攻占雅典————斯巴达军队起程前往阿提卡————马多尼奥斯与阿尔戈斯人达成联合————马多尼奥斯蹂躏阿提卡、火烧雅典————马多尼奥斯退守彼奥提亚————阿塔吉诺斯盛会————希腊盟军进军普拉提亚————波斯统帅马西斯提奥斯之死————希波之间疲于战事————雅典人准备战事————普拉提亚战役————波斯营遇袭————收藏战利品————普拉提亚人荣获特权————阿尔塔巴努斯撤军————围攻底比斯————希腊舰队驶向萨摩斯————波斯舰队退守麦凯莱————麦凯莱海战————焚烧波斯舰船————斯巴达人希望摆脱战争困扰————希腊盟军会师达达尼尔————围攻塞斯托斯————阿塔克斯总督之死————希腊盟军远征塞浦路斯————拜占庭沦陷————雅典联邦制形成————希波战争彻底终结

    马多尼奥斯对薛西斯一世许下的誓言以可怕的灾难而告终。只要希腊人同仇敌忾,铁腕抗敌,马多尼奥斯的军队就不会有任何取胜的机会,至少雅典和斯巴达的公民目前朝气蓬勃,士气高昂,渴望战斗。马多尼奥斯同样清楚他成功道路上的种种阻碍,纵观全局的进展,马多尼奥斯显然始终在竭尽所能力挽狂澜。如果决定权在雅典人手里,希波之间那场关键的海战就会发生在阿尔忒弥斯,而不是在萨拉米斯。马多尼奥斯看清了一个事实:他成功道路上的真正障碍是雅典。这促使他采取了行动,包括痛苦的自我牺牲,这是希庇亚斯前往西吉昂以来波斯军队所遭受的各种损失之后的又一次痛苦抉择。诚然,报复雅典的欲望是促使薛西斯一世进犯欧洲的最大动机之一,但马多尼奥斯现在没有时间执行薛西斯一世那充满盲目复仇激情的命令。他派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德罗斯出使雅典,如果他们愿意成为波斯王的朋友而不是仆人,波斯王不仅愿意赦免他们的抗逆之罪,还愿意赠还他们自己的土地,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领土范围,可以重建波斯人烧毁的所有神殿。

    波斯人改弦更张的消息引起了斯巴达人的高度警觉,他们到处散布消息说,雅典人和米底亚人要将多里斯人逐出伯罗奔尼撒半岛,他们还立刻派使节出使雅典,向他们保证,只要战争继续,只要雅典人坚决抵抗马多尼奥斯,斯巴达将保护雅典人的家园。斯巴达人的担忧无人理会。有人恳请马其顿王子去给马多尼奥斯传话,只要太阳在天空中运转,雅典人就不会与波斯王缔结和平。与此同时,斯巴达人因忽略了雅典人的真实想法而备受指责,他们说:“即使拿全世界所有的金子,也不能诱使我们帮米底亚人奴役希腊,即便我们愿意,我们也不能这么做。希腊民族与我们同血脉、共语言,我们拥有同样的神殿,信奉同样的神,我们享有同样的祭拜仪式和生活方式,雅典人永远无法背离这些。感谢你们的善意,但我们要坚持战斗,竭尽所能避免给你们增添麻烦,我们唯一的祈求是,请全速派出你们的军队,因为马多尼奥斯知道我们违背他的命令后一定会马上进犯我们的领土,我们要阻止他踏过我们的疆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与这幅美丽的场景很不协调,雅典人的答复刺激了伯罗奔尼撒人,他们决定重修萨拉米斯地峡的城墙,可修好以后他们漠不关心、玩忽职守的老一套又恢复了。斯巴达首领克伦布罗托斯受到一次日食的惊吓,带领军队撤退到斯巴达,紧接着就暴毙了,他的儿子帕萨尼亚斯[1]被任命为将军,帕萨尼亚斯同时也是他的侄子,即列奥尼达一世小儿子的贴身侍卫。

    马多尼奥斯面临的局面比薛西斯一世时要好得多,他是统帅,又善于管理,和他交好的那些希腊人似乎很热衷他的事业,他的智慧体现在他对目标的沉稳把控。他下定决心要打败雅典人,恰如薛西斯一世下定决心要惩罚他一样。波斯人再次踏进雅典时,雅典人有可能退却,如果他尽心保护雅典城,就能获得雅典人的信赖。马多尼奥斯决定实施他的计划,他越过阿提卡边界,雅典士兵再次急忙将他们的家人转移至萨拉米斯。这样,在薛西斯一世攻占雅典卫城十个月之后,马多尼奥斯再一次踏进了这座安静而寂寞的城市。原计划派往雅典的使节立刻被解雇,但一位雅典议员坚持他的消息应该传达给雅典公民,结果被处以石刑,据说还连带了他所有的家人。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不仅改换了这位雅典议员的名字,还把事件发生的时间错置到蒂米斯托克利敦促雅典人第一次转移到萨拉米斯的时候。接着发生的事足以证伪这个恐怖的故事,雅典人派信使去告诉斯巴达人,除非他们立刻接到援助,否则他们一定会想办法逃离现在的困难处境。事实上,雅典人非但没有重复那个“太阳从天上掉下来才会投降”的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反倒心安理得地与普拉提亚人以及那些做外交使节的迈加拉人发布了谨小慎微的言论:他们真诚渴望希腊安宁,只要能避免就不会与波斯人合谋。

    石刑

    雅典人对各种指责充耳不闻,斯巴达人正忙于自己的节庆盛典,不愿行动,萨拉米斯地峡的防护墙差不多已修好,城垛已完工,防护石料也已备好,雅典使节要拖延到来时间的话,斯巴达人等得起。十天过去了,这时泰耶阿的奇里奥斯提醒他们,假如雅典人接受了马多尼奥斯提供的条件,他们就会派舰队与他的陆军合作,如果那样,他们的防护墙就不起什么作用了。斯巴达人似乎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当晚就派帕萨尼亚斯出征,率领五千斯巴达重装步兵,每人至少配有七个希洛人做助手,总共四万大军。

    第二天一大早,信使们说他们徒劳等了这么久,雅典人肯定已经和波斯人谈好条件,监督官们接话道:“他们走了,已经到了奥里斯坦[2],正在赶着去见陌生人呢!”军中的雅典人听到这样神秘的消息很吃惊,便反问道:“谁走了?谁是陌生人?”监督官回答道:“我们斯巴达士兵已经和他们的助手希洛人出发,总共四万人,陌生人是波斯人。”信使们惊诧不已,急忙带着五千重装步兵从柏里伊赛出发了。

    这个故事的流传形式有点混乱,但大体上道出了事实,希罗多德对故事中的神秘色彩做了解释,阿尔戈斯人当时正在履行他们对马多尼奥斯许下的承诺:阻止斯巴达军队离开伯罗奔尼撒,必要时诉诸武力。马多尼奥斯意识到如果雅典人投降或者不与希腊人结盟,他的任务实际上就结束了,他很清楚如果给雅典人施加压力,告诉他们不再毁灭他们的国家,不再烧毁他们的家园,他们就会是最容易对付的对手。不过,如果阿提卡成为战场,烧杀掠夺将不可避免。因此,必须阻止伯罗奔尼撒军队走出萨拉米斯地峡,这对他至关重要。阿尔戈斯人对他的许诺似乎使他确信这个地区不会有什么危险。斯巴达的监督官们知道阿尔戈斯人与波斯人达成协议后,被禁止泄露他们拟定的任何军事计划,也多亏了他们保密,才使各项计划成功实施。阿尔戈斯人给雅典人报信说他们没能阻止斯巴达人离开。

    马多尼奥斯意识到他的计划同样会无果而终。顷刻之间,所有土地都被他的士兵遗弃,雅典燃起了熊熊大火,所有逃过波斯野蛮人第一次蹂躏的城墙和建筑都被焚毁。然而,在一个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国度里,马多尼奥斯终究战不起,况且如果失败,他将不得不选择狭窄而险要的关隘撤退。于是马多尼奥斯下令撤退,首次踏上迈加拉人的领土,这也是波斯军队所到达的欧洲最西端。马多尼奥斯很快发现自己又来到了底比斯。

    在彼奥提亚,马多尼奥斯必须得捉弄一下他那些热心的希腊朋友们,万一失败,对他来说他们的善意将无济于事,只有将周围的土地变成沙漠才能保障他的安全。这样,万一需要,他的军队就可以在基塞隆北面的山脚下找到一块一平方英里的营地作庇护所,他希望靠着那里的防御土墙和栅栏抗击希腊人的袭击。

    彼奥提亚城遗址

    关键时刻,希罗多德插入了一个广为人知、凄楚的故事。故事讲到:众神指使的盲目和轻率遮住了马多尼奥斯的眼睛,而别人却已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毁灭。这个故事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希罗多德断言他是从彼奥提亚战役之前、阿塔吉诺斯[3]为波斯将帅们举办的盛宴上的一位客人瑟桑德罗斯那里听来的。宴会上的其他人都在兴欢作乐,同瑟桑德罗斯坐在一起的那位波斯人说他肯定片刻之后,在座的客人以及宴会厅外面驻扎的敌人少有活着的。受到这位波斯人的伤感与泪水的触动,瑟桑德罗斯说这件事必须得让马多尼奥斯知晓,可这位波斯同伴、穆斯林教徒却坚持说命已注定,无法改变。他还补充道:“人类承受的所有痛苦中,最可恶而不幸的是眼看着罪恶来临却又无能为力。”就马多尼奥斯的使命而言,这则悲怆的故事既没有表现力也没有意义,用这样一则含糊不清的噩兆来分裂一支力量强大、战备物资丰盈的军队按说该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假如同瑟桑德罗斯交谈的那位波斯人有理由或证据向他的长官报告即将发生的事,马多尼奥斯定会倾听和掂量的。但事实是马多尼奥斯既没得到报告,也无法对此做出判断,即便是听到了,他也只能无视这些预兆和眼泪,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预兆和眼泪只是意志薄弱、心态不佳的表现,别无他由。

    斯巴达人和伯罗奔尼撒人组成的希腊盟军从依洛西斯出发,雅典人越过萨拉米斯岛后同他们会合,而后一起向基塞隆山北坡进发。这支希腊盟军进入了驻扎在阿索波斯河北岸的波斯军队的视线,在波斯人中激起了小小的兴奋与警觉,除了佛卡亚人以外,波斯军势头正旺,热情高涨。无论希腊盟军开始的兵力有多少,新力量的不断加入使他们日益壮大,马多尼奥斯明白将希腊人逐出有利地势已刻不容缓。

    命令一下,所有波斯骑兵即刻出发,由马西斯提奥斯统帅,此人以勇闻名。迈加拉人抵挡不住波斯骑兵的猛烈进攻,急忙派人给帕萨尼亚斯送信,请求火速增援,不然必被打垮。然而,即便波斯人骑在马上辱骂希腊人是女人,斯巴达人仍按兵不动。最后,三千雅典人前去增援迈加拉人,马西斯提奥斯的战马被箭射中,马向后仰翻,将他甩落。此时波斯骑兵已后退,准备再次发动进攻,他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马西斯提奥斯就死在了希腊盟军的乱刀之下。接下来的战斗异常惨烈,最终以雅典人胜利而告终。马西斯提奥斯的尸体被平放在一辆战车上,刺耳的嚎啕响彻天空,战车缓缓前行,希腊官兵争相目睹这位波斯将军的尊容。

    希腊盟军决定从埃利色雷[4]向彼奥提亚靠近,那里有更好的水源与扎营条件。他们经过海西埃[5]来到一片陆地,这片陆地从加加菲亚绵延而下直到英雄安德罗柯瑞茨神殿,在群山凸起处被隔断。尽管希腊盟军与波斯军队不断接近,但双方的战事却因一些神兆而推迟,双方的随军占卜都认为这些神兆对先开战的一方不利。马多尼奥斯只得派骑兵到奥克海兹,即德莱奥斯凯佛雷关隘去。在那里,从伯罗奔尼撒来的人与他们赶着的满载谷物的五百头牲畜走散了。这位波斯统帅终于疲惫至极,担心他的部下受到一些迷信的惊吓,于是召集众将领问话,问他们是否听到过波斯人将在希腊人的领土上战败的预言。众将官沉默不语,马多尼奥斯便说道:“你们不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敢说,那就让我来说吧。有神谕说,踏上希腊领土的波斯人将会掠夺德尔斐神殿,而后被摧毁。然而,我们既不打算触犯神殿里的神,也不打算掠夺神殿,故而我们不会葬身德尔斐。所有对波斯人心怀善意的人都会感到快乐,因为从神谕来看,我们将是征服者,我们明天就开始战斗!”按希罗多德所讲,马多尼奥斯说完这些,便开始亲自宰杀生畜献祭,相信如果宰杀的生畜发出叫声,说明进攻德尔斐的传言不足为信。

    希罗多德在其描述的这些故事中掺入了一系列生动的画面。第一幅画面再现了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德罗斯在寂静的深夜独自骑马到雅典人的前哨,要求雅典将领们出来搭话,告诉他们马多尼奥斯的决定后,还报上了自己的姓名。然而,亚历山德罗斯几乎没有必要自报身份,至少阿里斯蒂德还记得此人,他在不久前还作为马多尼奥斯的信使来见过他们,恳求他们屈从于薛西斯一世,就像现在恳请他们继续作战一样。亚历山德罗斯的警告尽管充满善意,但颇显多余,因为希腊人已经观察十多天,对波斯阵营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只要波斯人发现了他们,战斗将会即刻开始。在第二幅画面中,希罗多德认为当时斯巴达人帕萨尼亚斯请求与雅典人互换阵地,就是后来雅典人遭遇波斯大军的马拉松阵地。然而帕萨尼亚斯尚未和波斯人打过交道,自然不会了解波斯人的作战模式。这一交换起了作用,不过,马多尼奥斯明白以后将计就计,也调换了他对军队的布置,迫使斯巴达人调头又回到右翼作战。这个故事显然是后期编造的,目的是褒扬雅典人。从阿尔忒弥斯、萨拉米斯到瑟莫皮莱,斯巴达人勇战波斯人,英雄的列奥尼达一世和他的精兵强将曾三次迫使惊恐的薛西斯一世逃离座驾。如果斯巴达人被迫承认雅典军力的优势,雅典人就会受到褒扬。需要编造一些不会引起斯巴达人抵触的故事,而且假如把互换阵地的事说成是真实发生过,那故事一定是真实的。正像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可能没几个斯巴达人听到过这个故事。斯巴达人并未听到对他们而言唯一重要的事实————他们地处右翼,他们也懒得打听,因而有必要将故事描述成发生在黎明前。故事被设定在马多尼奥斯打算第二天开战之时,送信人就必须出现,也就有必要编造一个深夜骑行的亚历山德罗斯。

    第十二天,波斯与希腊可能确实在普拉提亚展开了战斗。作战前一天,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希腊的骑兵并未出现,希腊军队遭到波斯骑兵的冲击。第二天一早形势已很明朗,必须转移阵地。希腊阵地前面的阿索波斯河对他们向来无益,波斯射手手中的箭完全控制着河水区域,迫使希腊人从离普拉提亚两英里半的加加菲亚获取饮水资源,但那里的溪水也被波斯战马污染到令人窒息。不过,在普拉提亚到加加菲亚的中途有一个地方叫“岛屿”,地处两条小溪之间,一条名叫奥罗伊的小河从基塞隆山蜿蜒而下,分流到两条溪水里。这里有丰足的饮水资源,波斯骑兵不仅无法从背后袭击他们,前面的小溪也能保护他们免受波斯人袭击,于是希腊统帅们决定当天晚上就转移军队。然而,出于矛盾或恐惧,希腊盟军中的伯罗奔尼撒人没有向“岛屿”方向撤退,而退向普拉提亚,致使斯巴达人也跟着他们后撤。这次撤退计划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斯巴达将领阿姆佛雷托斯[6]双手举起一块巨石,声称他反对这个懦弱的退缩计划。辩论持续到深夜,荒废了大好的夜色,天已破白,帕萨尼亚斯精疲力尽,终于下令撤退。斯巴达人撤退到尽可能靠近基塞隆山势高的地方,雅典人则沿平原前行。阿姆佛雷托斯随后也跟着撤退,但他们的撤退波斯阵营看得一清二楚,波斯骑兵奋起追赶。

    普拉提亚战役示意图

    对于波斯统帅马多尼奥斯,众神的惩罚之手不可谓不重。希腊人竟然投向塞萨利的名门望族————拉里萨[7]的索勒克,这暴露了希腊人的懦弱,马多尼奥斯却一向认为希腊人勇敢而受人敬仰。不过,他认为自己的错判可以原谅,不可原谅的是阿尔塔巴努斯对雅典人心生恐惧,而且薛西斯一世也一定听说了此事。如果阿尔塔巴努斯收到或听到这些恐吓的话,那当天他后来的行为就很容易解释了。马多尼奥斯不再顾虑重重,立刻率军渡过阿索波斯河,朝基塞隆山进发。山坡上逶迤的斯巴达士兵可能已被发现,不待下令,波斯人便紧跟马多尼奥斯向山上冲去,好像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屠杀束手无策的逃犯。帕萨尼亚斯压力陡增,急忙派人求助山下的雅典人,但雅典人正在山下与波斯人激战。斯巴达人与泰耶阿人形势危急,他们只顾自卫,伤亡惨重,因为波斯人用柳条织成隐身盾牌,而后开弓放箭,箭无虚发。帕萨尼亚斯痛苦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