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shuqv.com,最快更新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最新章节!

    第1节 北海拦阻线计划

    在公海上,除了用驱逐舰、单桅帆船、猎潜舰艇和其他船摧毁德国潜艇,难道就没有其他更令人满意的方法了吗?显然,协约国的作战方法给评论家们留下了单调乏味和计划不周的印象。只要看一眼北海地图,就能找到一个摧毁德国潜艇更好的办法。德国潜艇找到了通往大型航运中心的基地,即比利时海岸的奥斯坦德和泽布吕赫、德国海岸的威廉港和库克斯港、波罗的海的基尔港。从这些基地出发前往爱尔兰西部和南部海域是一次漫长艰辛的航行。为了到达爱尔兰西部和南部海域,德国潜艇要么穿过多佛海峡,要么穿过设德兰群岛和挪威之间的北部通道,然后在爱尔兰北海岸航行。当德国潜艇进行漫长的海上航行时,协约国试图干扰德国潜艇的航行,但没有成功。当德国潜艇到达目的地后,协约国便集中精力与德国潜艇作战。

    德国潜艇在试图通过北海[1]拦阻线时,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艘德国潜艇被击沉了,因为当时没有任何目击者,一切都是秘密完成的。1918年秋,北海拦阻线可能是导致德国舰队士气低落的原因之一。

    然而,只要看一眼地图,人们就会相信美国的战术是错误的。当时,大多数新闻读者都非常关注北海地图。英国和美国发行的许多期刊喜欢向读者展示北海的图表,其中包含一条横跨多佛海峡的黑色线条和一条穿过苏格兰到挪威的北部通道的线条。期刊随附的图展体现了协约国应对德国潜艇的有效战术。图表上的黑色线条代表大量水雷和战用水雷网。如果将水雷和战用水雷网布在指定地点,任何试图强行穿过指定地点的德国潜艇都会被炸成碎片。因此,没有一艘德国潜艇能成功穿过北海。与此同时,横跨大西洋的物资供应船可以在英国西海岸和法国登陆。德国潜艇的威胁正在逐渐消失,协约国终将取得胜利。然而,除了报纸和杂志插图艺术家坚持认为北海是协约国取得胜利的捷径,在美国和欧洲,许多海军士兵一直对北海拦阻线争论不休,美国和协约国的政治家们也对此非常着迷。1917年4月,当我到达伦敦时,人们正在热烈谈论将德国潜艇阻挡在潜艇基地的伟大计划。伦敦的所有俱乐部都在谴责英国海军部,说英国海军部很愚蠢,没有采用将德国潜艇阻挡在潜艇基地的计划。消灭一群黄蜂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巢穴中消灭黄蜂,而不是等到黄蜂逃到空旷的地方后逐个追击。这场战争要求协约国不停建造新船以对抗德国潜艇,同时弥补已经失去的船舶损失,但最终可能失败。但协约国需要的不是一场漫长而令人厌倦的战争,而是一场迅速的致命战役,一夜之间打破德国潜艇的威胁。

    围绕英国的潜艇作战区域图

    在1917年的航运条件下,一些海军军官担心无法及时执行迅速击败德国潜艇的计划,更担心计划可能会失败。因此,他们赢得了胆怯和缺乏智谋的名声。1915年,当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宣布英国舰队会“将德国人像老鼠一样挖出洞穴”时,他的言论并没有给海军战略家们留下深刻印象,但听起来很受英国人欢迎。当时,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证明,试图迅速击败德国潜艇的想法是荒谬的。大多数报纸批评家认为,从多佛到加来的拦阻线使德国潜艇无法进入英吉利海峡。英国的驱逐舰、飞机和其他巡航舰护送军队运输船和其他船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英国公众对此引以为豪。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潜艇不能将英吉利海峡当作一条从德国潜艇基地到其在协约国航线的通行路线。战争爆发后的前三年,布在英吉利海峡的水雷和战用水雷网并没有有效阻挡德国潜艇的行动,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很复杂。众所周知,多佛海峡附近的潮汐变化莫测,天气极其恶劣。正如一个英国军官当时说的那样:“我们试图封闭多佛海峡的行动是一场血与泪交织在一起的经历。”称“血的经历”是因为布水雷和铺设战用水雷网时很多人失去了生命,称“泪的经历”是因为连续几个星期的艰苦工作被一夜暴雨冲刷得荡然无存。此外,当时英国人的水雷还处在实验阶段。很快,英国人发现自己使用的水雷设计存在缺陷。美国海军也曾使用过同样的设计。但事实证明,战时研发新的水雷非常缓慢和困难,军队对军工厂的需求使英国海军部无法得到足够的水雷。当真实情况公布于众时,人们发现多佛巡航舰队的工作是光荣的。然而,1917年,多佛巡航舰队并没能阻止德国潜艇穿过多佛海峡。多佛海峡的北海拦阻线约二十英里宽。苏格兰和挪威之间的通道约二百五十英里宽。英吉利海峡的水平均深度为几英寻,北海北部地区的水平均深度达到六百英尺。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如此深的海域布过水雷,甚至从未考虑过。英吉利海峡因强烈的潮汐和暴风雨天气闻名,但北部海域的冬季并不常见暴风雨。在英吉利海峡,如果英国海军没有成功布设一个有效的水雷阵,那么在环境更恶劣的北部海域布设一个更大的水雷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一艘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

    温斯顿·丘吉尔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只建立拦阻线为什么不能有效阻止德国潜艇逃离北海。除了建立拦阻线,还需要水面舰艇保护拦阻线,否则德国扫雷舰就会清理出所有水雷,找到通行缺口,从而帮助德国潜艇顺利通过北海。显而易见,在绵延二百五十英里的拦阻线上,要找到一个可以进行大规模扫雷行动的地方并不难。同样明显的是,协约国需要相当数量的巡航舰守卫拦阻线并干扰德国的扫雷行动。此外,在没有护航驱逐舰护航的情况下,协约国不能将布雷舰送入北海。也就是说,在布雷舰布设水雷的时候,协约国必须派一支舰队保护布雷舰。负责反潜行动的人认为,1917年春天和夏天,将反潜舰从其执行任务的海域派出去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协约国需要聚集所有水面舰船实行护航体系。然而,协约国拥有的驱逐舰数量有限。当时,将任何一艘驱逐舰抽调出去执行其他任务都会破坏协约国的事业。拦阻线设在北海的目的是阻止德国人清扫出一条穿过北海的通道。事实表明,想要保护一条建在北海南部的拦阻线是不可能的。1917年4月,英国在黑尔戈兰岛布下了三万多枚水雷,然后以每月三千枚水雷的速度布设了水雷网。然而,水雷网并没有阻止德国潜艇的行动。德国扫雷舰在雷区中扫出了一条通道,几乎和英国人布新雷的速度一样快。协约国无法阻止德国扫雷舰,因为护航舰不能靠德国基地太近,否则会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此外,为了诱捕英国布雷舰,德国人也在同一片海域布设了水雷。水雷网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令德国人烦恼的是,德国潜艇的出港变得越来越困难。有时,几艘德国潜艇需要耗费两三天时间通过黑尔戈兰湾进入外海,并且需要十几艘水面舰艇的协助。毫无疑问,在进入外海的过程中,几艘德国潜艇被摧毁了。然而,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活动表明,协约国布设的水雷网并没有成功证明它的威力。据估计,北海拦阻线需要约四十万枚水雷,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所有水雷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协约国所有军工厂在规定时间内能生产的水雷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计划是否明智,不仅取决于计划本身的可行性,还取决于提出该计划的时间和环境。1917年春,协约国面临的情况是,德国潜艇以每月摧毁近八十万吨的速度摧毁了协约国商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德国的破坏行动持续四个月到五个月,那么协约国将被迫无条件投降。最紧迫的问题是找到提前排除威胁的方法。显而易见,护航体系是协约国海军唯一可行的计划。1917年4月到1917年5月,护航体系取得了效果,协约国也研发了其他反潜战术,以补充护航体系。护航体系是拯救协约国的唯一方法,至少在1917年春天和夏天是这样的。1917年春天和夏天,协约国开始建立北海拦阻线,试图放弃护航体系,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疯狂行为。

    德国对英国封锁示意图

    因此,1917年,北海拦阻线并没有回答“将德国人像老鼠一样从洞里挖出来”的热门话题。协约国不能在深水区布设大量水雷,因为协约国没有足够数量的水雷,即使拥有足够数量的水雷,建立拦阻线的水雷数量也无法及时制造出来,最迟要到1918年年底。目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协约国试图发明一种新的水雷。旧水雷由一个巨大的钢球组成,钢球里面装满烈性炸药,只要一接触就会爆炸。也就是说,一艘船只要碰触到了水雷,就启动了水雷的引爆装置。因此,在四百英尺到九百英尺深的海域布设水雷非常困难。如果水雷被放置在靠近水面的地方,德国潜艇只需要潜入水雷下面,就可以避免所有危险。如果水雷被放置在水下,那么德国潜艇可以安全地在水雷上方航行。因此,协约国如果使用旧水雷,就必须在不同水深处布设几层水雷,一直埋设到约二百五十英尺水深的地方。这样一来,无论潜艇在什么地方航行,都会撞到水雷。但这一战术需要的水雷数量使其根本无法实现。一个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水雷,解决了水雷数量不足的难题。美国人对新水雷的出现感到很自豪。1917年夏,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电气工程师拉尔夫·C.布朗发明了一种潜艇枪,并将潜艇枪推荐给了当时负责美国海军军械局水雷部的美国海军中校S. P.菲兰维德。虽然潜艇枪没有解决协约国海军目前面临的困难,但海军中校S. P.菲兰维德意识到,潜艇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发射装置。在拉尔夫·C.布朗的协助下,美国海军军械局对潜艇枪进行了试验和完善。驻美国的英国水雷部官员对潜艇枪很感兴趣。1917年8月初,美国海军军械局得出结论,称潜艇枪是一项成功的发明。拉尔夫·C.布朗发明的潜艇枪的细节过于复杂,我在这里无法描述,但我可以描述其要点。潜艇枪最大的优点是在布设水雷的过程中不会触碰到水雷,将水雷放置在水下任何地方。水雷有一根细长的铜缆“天线”,可以伸到离水面几英尺的地方。“天线”由一个小的金属浮标支撑。任何一种金属物质,如潜艇的外壳,只要碰到“天线”就会瞬间产生一股电流,然后电流会引爆水雷。潜艇枪的最大优点立刻显现了出来。现在,只需要原定水雷数量的约四分之一,就可以建立北海拦阻线。美国水雷部门估计,布设新水雷网需要约十万枚新水雷。对德国潜艇来说,新水雷网将对其构成巨大威胁。如前所述,使用旧水雷需要约四十万枚水雷。因此,新水雷不仅意味着可以节省制造水雷的资源,还意味着协约国只需要较少数量的布雷舰、船员、军官、基地和补给就可以建立北海拦阻线。在战争中,很少有人考虑到布雷舰、船员、军官、基地和补给等因素,但对战争来说,这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我想强调的事实是,建立北海拦阻线时,协约国的目的不是彻底阻止德国潜艇通过北海,因为如果要彻底阻止德国潜艇,就必须准备大量水雷,但这是不可能的。北海拦阻线不可能成为协约国取胜的必要条件。如果德国潜艇试图通过北海拦阻线,同时协约国海军可以摧毁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德国潜艇,那么协约国就可以赢得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潜艇根本无法承受巨大损失,德国潜艇兵也没有能力坚持太久。

    另一种可以实现北海拦阻线计划的情况是,1917年年底,人们意识到德国潜艇已经不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对协约国来说,德国潜艇虽然依然是一个难题,协约国海军委员会愿意采纳任何可以阻止德国潜艇的建议,但战争爆发后,报纸和期刊对德国军官的评价表明,早在1918年早期,德国军官就意识到自己必须将胜利希望寄托在除潜艇以外的其他东西上。我已经描述过护航体系和协约国潜艇有效阻止了德国潜艇破坏协约国航运一事。1917年4月,协约国船舶损失近九十万吨。1917年11月,船舶损失不到三十万吨。与此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美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船数量的大幅增加。关于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两个重要因素的图解表明,新造船的数量呈曲线迅速上升,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船数呈曲线迅速下降。通过图解很容易看出,德国潜艇遭到重创后,协约国商船的净数量显示出增长态势。但如上所述,德国潜艇仍然是一个巨大威胁,仍然沉重打击了协约国的航运,因此,协约国应该竭尽全力表明,自己有能力结束德国无限制潜艇战,这一点非常重要。协约国越早证明自己的实力,协约国舰队就越会积极作战,彻底击溃德国潜艇,从而尽快赢得战争。在战争中,一旦人民的生命和国家利益处在危险中,政府就不太可能考虑人员损失。因此,1917年11月2日,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正式采用了所谓的“北海拦阻线”计划。拟建的雷区长度与从华盛顿到纽约的距离一样长。协约国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铺设大规模雷区。协约国的联合行动涉及大量细节,外行很难理解这些细节。在关于战争的统计数据中,花费四千万美元也许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可以让人明白战争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第2节 布雷舰

    战争爆发后前两年,大西洋舰队的布雷分遣队由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指挥。布雷分遣队规模很小,由陈旧的“巴尔的摩”号战舰和“圣弗朗西斯科”号战舰组成。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尽职尽责,指挥布雷分遣队为协约国海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都不愿意接受布雷任务,正如埃里克·格迪斯爵士曾经说的那样,布雷任务是一种“捉老鼠”的任务。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作为一种反潜武器,水雷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的布雷工作为他负责的美国水雷舰队提供了作战核心。北海布雷分遣队的水雷主要来自美国的十几个造船厂和几百个制造工厂。

    “巴尔的摩”号

    “圣弗朗西斯科”号

    开始建立北海拦阻线时,美国几乎一无所有。因此,美国必须设法获得必要的船并将船改造成布雷舰,同时要招募并训练船员,生产至少十万枚水雷、在美国和苏格兰建立基地、将所有补给运输到三千多英里外的大海上。然而,这条三千多英里长的航线有一部分在德国潜艇区域内。此外,美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开始布雷。事实上,对新水雷进行实验前,美国海军已经签订了十万枚水雷的合同。这一事实表明,美国海军部对新水雷非常有信心。在密西西比河地区,五百多家承包商和分包商承担了完成这一巨大订单的工作。钢索厂、钢铁厂、铸造厂、机械厂、电气工厂甚至糖果制造商,都参加了生产水雷的行动,但都遇到了工会、铁路和天气方面的困难。1917年年底1918年年初的几个月里,大量钢质水雷壳和其他重要部件陆续抵达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然后从诺福克港装船运往国外。与此同时,生产水雷的工厂每天能生产约一千枚水雷。在邻近地区,生产水雷的行业并不受欢迎,尤其是哈利法克斯港大爆炸[2]证明该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的破坏力后。几个月后,生产水雷的机构已经处理了两千五百万磅TNT炸药。炸药在钢壶中熔化,然后达到速煮布丁的密度,接着在自动装置的帮助下灌入水雷壳中。每个水雷壳会装三百磅炸药。随后,水雷通过机械装置被传送到码头。运送水雷的货船共有二十四艘,其中大部分货船来自五大湖,将水雷运送到苏格兰西海岸。从1918年2月开始,每八天会有两三艘货船从诺福克港口出发,船上都配了对抗德国潜艇的装备,并且由海军人员驾驶。运送水雷的货船航行得很慢,很快成为德国潜艇的猎物。一艘货船的确被德国潜艇击沉了,船上有四十一人丧生。这一不幸事件令人感到遗憾,是运送水雷过程中货船遭遇的唯一重大损失。

    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

    哈利法克斯港大爆炸后搁浅的“伊莫金”号

    其他重要港口有聚集了六艘布雷舰的纽波特港、货船登陆点苏格兰西海岸的威廉堡和洛哈尔什教区的凯尔。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的属下对自己的布雷舰感到非常自豪。在许多细节方面,美国布雷舰代表着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布雷舰。与此同时,我要对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提供的忠诚服务表示感谢。海军上校雷金纳德·R.贝尔纳普是一名才能出众的军官,在建立北海拦阻线过程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最初,布雷舰都是沿海的普通船,其中两艘是“外线”船“邦克山”号和“马萨诸塞州”号。从纽约航行到波士顿的途中,所有布雷舰都放弃了原来的的名字,重新命名。新名字有力证明了布雷舰的美国血统:“卡洛尼克斯”号、“肖马特”号、“昆尼伯格”号、“胡萨托尼克”号、“萨拉纳克”号、“罗诺克”号、“阿鲁斯托克”号和“卡南代瓜”号。布雷舰名字的变化完全合理,因为改造后的布雷舰与以前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布雷舰之前的船舱和大厅内部都被拆除了,只剩下空壳,并且安装了三层用于运载水雷的甲板。所有甲板上都建了小铁轨,以便水雷沿着下层甲板滚到电梯里,然后沿着上层甲板滚到船尾,最后掉进海里。在布雷舰里安装电梯是为了将水雷从较低的甲板迅速运送到发射轨道上。布雷舰的工作进展非常快,工作人员也很快完成了培训。1918年5月,第一艘布雷舰起航驶往苏格兰。美国海军选择了马里湾的因弗内斯和因弗戈登作为布雷舰基地,因为因弗内斯和因弗戈登离布雷海域很近。高地铁路从因弗戈登穿过苏格兰到达洛哈尔什,喀里多尼亚运河从因弗内斯一直延伸到威廉堡。在布雷舰队的航道中,高地铁路和喀利多尼亚运河起到了连接作用。我们如果希望对美国布雷舰的行动有一个完整了解,就必须首先想到美国的数百家工厂。这些工厂夜以继日地生产了水雷的零部件及其附属机制,然后让数百辆货车载着零部件前往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装配厂。随后,另一小队工人搅拌着面糊似的炸药,将炸药加热到沸点,再将混合物倒进球形的钢制水雷壳里制成水雷。其后,其他一些人将部分水雷搬到码头上的货船上,货船通过十天或两个星期航行悄悄驶进苏格兰的威廉堡和凯尔。最后,货车和货船将水雷从苏格兰运往因弗内斯和因弗戈登。在因弗内斯和因弗戈登基地,水雷被放置在巨大的仓库里,必要的时候装载在布雷舰上。因此,一旦整个水雷生产系统建立起来并准备工作,布雷舰队的航道就不会中断,水雷也会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工厂运到即将建立北海拦阻线的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